当前位置:聚德代放生 > 佛法自然 > 正文

重温2000年新加坡讲座:净土法门法师详解太上感应篇

2024-05-03 11:10作者:admin

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学大师讲道

学生们 大

佛教讲堂

大家好 请诵读《感应篇》第九十六节: 弃顺而效逆。舍亲而背亲。

这些都是恶行。评注引用了古人的教诲。"魏之石碏曰 王者正,臣子顺。父慈子孝。兄爱弟尊。六顺也。这是对顺与不顺的非常具体的表述。这是儒家的说法。佛家更深入。更彻底。佛家以佛法为标准。儒家以道德、仁义礼智为标准。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区别一般就说到这里。一个人可以遵循世间法来获得世间福报。一个人可以遵循法性,获得无与伦比的世间福报。佛陀对世俗世界说了这么多。我们必须明白,出世间并非与世间分离。它决定包含世间。但世间法不能包括世间。浅与深、宽与窄是有区别的。宽可以包含窄。深可以包含浅。我们需要明白这一点。佛陀经常教导我们 修行的根本是三福六和。这是大根本。三福有十一句。我们可以照着做。这就是走向大道。走向菩提之路;如果我们违背了。不仅不能成就世间善法。我们往往会堕入三途。这些都是规则顺与不顺的根源在于孝与敬。"孝敬父母。侍奉师长"。这两句话是历代先贤教导我们的根本。遵循法性。遵循道德、仁义和礼仪。诸佛教化众生。从这里开始 也是在这个地方圆满。孝道圆满即成佛。我们可以这样说 佛教的教育就是孝和敬。佛扩孝敬。一切众生。戒律中常说 "所有男人都是我的父亲 所有女人都是我的母亲"。把孝敬扩大到父母。扩大到法界一切众生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中读到:"一切众生。有情无情。皆是我善知识。华严经》中提到的善知识就是导师。不仅虚空法界的一切众生是我的老师。众生也是老师。这就是把孝亲尊师说到了极致。这就是孝亲尊师的究竟圆满。我们可以将此事付诸实践。此人名为佛,认真努力去实现。我们还没有达到圆满。此人名为菩萨。证得究竟圆满 此人名为佛。与此教义相反。这个人 因此,学佛就要学佛。念佛,常常想到佛。佛有什么样的心?佛有什么样的思想?佛如何生活?佛如何待人接物?我们可以经常这样想。这就是所谓的念佛。念佛绝对不是停留在佛号上。这就像唱一首歌。

辽阳有哪些讲经说法的地方?

什么意思?什么意思?你怎么知道的?念佛号 念佛心 想想佛的行为 想佛如何待人。这就是真正的念佛。"观佛像念佛 "指的是看到佛像也念佛。这就是观察佛像。所以我们要会念佛。如果我们能长期念诵。我们的念头就会变成佛的念头。我们的心变成佛心 我们的行为会变成佛的行为 佛心就是孝 佛的行为是恭敬。这两句话包含了诸佛所说的一切无量法门。我们是佛的弟子。无论我们是在家中还是在家庭中。我们必须知道,我们就是佛陀的形象。我们是佛的形象。我们是佛陀的代表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有多像佛陀?如果我们能达到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,那就不错了。如果我们能达到一点或两点,那就足够了;100% 你就成佛了;也许你能达到 30% 或 40%。你是真正的菩萨。你必须依教奉行。现在大多数学生都在修持《无量寿经》。在讲《无量寿经》时,我曾多次劝诫学生。我们可以理解《无量寿经》所讲的理论。我们可以理解《无量寿经》所讲的理论。智慧是从何说起?无量寿经》是真正完整的。答案就在序言中。请看第一句:"我等皆依普贤菩萨功德"。这就是净宗的总纲领。经文一展开。看看听众的介绍。已经介绍了声闻、菩萨和在家菩萨。第一句 "皆依普贤菩萨功德"。净土宗修的是什么?这很清楚、很清楚、很清楚。从哪里说起呢?"护口。不要讥笑他人的过失"、"护身业"、"护心业"。这是在教我们从哪里入手。三业之首是护口。当今社会为何如此动荡?人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口业。他们造业。身、语、意都在造业。最容易造业的是嘴巴。这就是为什么他不谈论身、语、意。他说的是身、心、口。如果我们能够将 "法规 "谨守于身,我们就能做到这一点。推而广之,"法 "就是 "律"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。在生活中,我们不做违反法律的事。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。遵守社会的习俗和道德。我们不违背任何东西。这个人是个好人。"保护你心中的业力。清净无染" 这就是为什么在经典的开头 告诉我们 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佛像的原因。尤其是在绘画中。在画像中,佛像头上有一盏圆灯。圆灯的顶端写着 "唵、嘛、呢 "三个字。唵、阿、吽 "是什么意思?身、口、意。身、口、意三业圆满。这就是佛陀的教诲。教导初学者从十善开始。最终达到十善圆满。十善圆满就是唵嘛呢叭咪吽。这是至高无上的觉悟。千经万论说的都是细节。这是总纲。我们掌握了总纲。然后再慢慢学习细节。在大乘佛法中,菩萨有五十一个阶段。每个阶段的境界都不同。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。有深度和广度的不同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。最低的阶段是初信菩萨。这是最低的层次。发菩提心 行菩萨道。

什么是菩提心?佛经里讲得太深了。不容易理解。佛有无量方便。佛让我们发愿 "四弘誓愿 "就是菩提心。每一个愿都包含在其中。起信论》中说:"直心、深心、大悲"。观无量寿佛经》中说:"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心。这四弘誓愿都已实现。所以要真正发四弘誓愿。第一愿是:"众生无边誓愿度。众生无边誓愿度。什么意思呢?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帮助他们,服务他们。要有为众生服务的心。一旦你有了这样的心 你就真的成了菩萨 凡夫只想着为自己服务 为家人服务 这就是凡夫 所以才会增长身相。在自我迷恋中成长。在身体形象中成长 在自以为是中成长。如何才能摆脱六道轮回?我们现在知道六道是如何形成的了。六道是由我见、我执形成的。如果破除我见、我执,六道就没有了。那么六道就没有了。然后就超越了六道。所以,当一个人发了菩提心。六道就被超越了。

我们这个身体现在在六道之中。身在六道不是我的身体。这个身体是为众生服务的。是服务众生的工具。这不是我。如何服务众生?以下三条列举了具体的方法。第一是断烦恼。断烦恼不是

讲经说法

为自己?不是。是为众生。是为众生。为众生断烦恼。学习佛法 不是为了自己 而是为了众生 让他们都能学习 我希望他看到我这样 他也能好好学习 断烦恼是为了修功德 学习佛法就是完成学业 成佛就是脱凡入圣 诸位,仔细想想。难道不是这样吗?"断无尽烦恼 "就是转恶为善。学无量法门 "是为了转迷为悟。"佛道无边 "就是化凡为圣。我们真的很清楚,真的很愿意。我们像佛。我们就是佛的形象。佛在哪里?佛就在我们的形象里。每天自己去塑造这个形象。讲经听法全集

这个形象终有一天会被你塑造出来。你将真正超凡入圣。佛家讲圆满。我们要认真努力学习。佛经要多读多听。多思考,多体会。然后落实到我们的生活行为中。在工作中实践。在待人接物中去实践。这才是真正的学佛。

重温2000年新加坡讲座:净土法门法师详解太上感应篇

标签:

最近关注

热点内容

更多